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哪些行为妨碍行政诉讼
释义
    妨害行政诉讼的行为有以下六种:
    (1)有义务协助执行的人,对人民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无故推拖、拒绝或者妨碍执行的;
    (2)伪造、隐藏、毁灭证据的;
    (3)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者威胁、阻止证人作证的;
    (4)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的;
    (5)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或者扰乱人民法院工作秩序的;
    (6)对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诉讼参与人、协助执行人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一、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有什么?
    《行政强制法》第九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三)扣押财物;
    (四)冻结存款、汇款;
    (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法》根据行政强制措施权限内容的不同,明确规定了4类行政强制措施,并设定了一个兜底条款,即“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在实践中,行政强制措施手段多种多样,可以分为限制人身自由,处置财物,进入住宅、场所3类。
    1、限制人身自由。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机关在特定情形下可以限制行政相对人的人身自由。
    (1)行政相对人处于醉酒、精神病发作等状态,非管制不能避免行政相对人对其本人造成危害或对他人构成威胁。
    (2)行政相对人意欲自杀,非管制不能保护其生命。
    (3)行政相对人存在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情形,非管制不足以预防或救护。
    我国相关立法规定了多种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如保护性约束、立即拘留、强制扣留、强制搜查、强制隔离、强制治疗、现场管制、强行驱散等。
    2、处置财物。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过程中,可以对相关财物依法进行处置,涉及所有权的4项权能,即行政机关可以对相关财物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在实践中,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处置财物具体表现为对查封、扣押、冻结、使用、处分以及对财物的使用进行限制等。
    3、进入住宅、场所。
    当公民的生命、身体、财产有危险,非进入住宅、场所不能实施救护或不能制止危害行为时,显然有必要允许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时进入该住宅、场所采取一定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及时进入公民住宅必须有法律明确的授权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