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处罚诈骗公私财物
释义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公私财产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迁徙,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2011年3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对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产价值3000元至100000元、300000元至10000元、500000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巨大,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第二条欺诈公私财产符合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金额标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给予严厉处罚:
    (1)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大多数人进行欺诈;
    (2)欺诈救灾、救援、防洪、优惠待遇、扶贫、移民、救济、医疗资金和财产;
    (3)以救灾筹款的名义进行欺诈;
    (4)欺诈残疾人、老年人或失去工作能力的人的财产;
    (5)造成受害人自杀、精神障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欺诈金额接近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金额巨大、金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欺诈集团首要分子的,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第三条规定的欺诈公私财产虽然达到了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金额较大的标准,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行为人认罪、悔改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除刑事处罚:
    (一)有法定宽大处罚的;
    (二)一审判决前全部归还赃物或者赔偿;
    (三)不参与赃物或者赃物少,不是主犯;
    (四)受害人理解;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小的。第四条近亲属理解诈骗近亲属财产的,一般不按犯罪处理。诈骗近亲属财产确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具体处理也应当酌情宽大。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