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信用卡逾期发律师函可以受理吗
释义
    法律分析:可以,根据法律规定,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较大的,构成行用卡诈骗罪,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你应当及时向银行还款,并向银行按约定支付一定的利息,但是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建议你就还款关系与银行协商解决,如果不能协商解决,可以向法院起诉解决。
    一、不还信用卡200万欠款会坐牢吗
    会的,信用卡还不上会坐牢,信用卡逾期超过三个月或银行催款两次以上还不还款的,银行会冻结卡片并列为禁入类客户(黑名单),同时还会起诉信用卡诈骗及恶意透支,法院强制执行。起诉后拒不还款且欠款金额超过1万的,法院会依据信用卡诈骗罪来量刑。
    起诉信用卡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1、主观上是否恶意透支信用卡额度。
    2、所欠款项是否达到刑事责任范围。
    3、两次以上催收后连续3个月以上没有还款行为。
    如果是单纯的逾期,自己赶紧还上或者经银行催收后立即还上的,不构成犯罪,但是会支付逾期利息还会影响信用。如果恶意透支信用卡,尚未归还的本金数额在五万元及以上的,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可能会被检察机构提起公诉。
    二、信用卡逾期有哪些后果?
    1、信用卡逾期滞纳金。
    所谓信用卡逾期滞纳金,是指持卡人未在到期还款日(含)前还款或还款金额低于最低还款金额时,应当按照规定向发卡银行支付的费用。
    2、逾期利息。
    用户使用信用卡透支后,一般有20多天到50多天的免息还款期。如果持卡人逾期还款,持卡人上个月的所有费用将不再享受银行的免息待遇,周期日利率将高达5万%,即年利率将达到18%。
    3、不良信用记录。
    信用卡逾期还款记录将进入中央银行信用调查系统不良信用记录,中国个人信用记录已实现全国联网,只要居民个人在银行贷款业务,申请信用卡,或为他人提供担保,就可以在中国任何商业银行找到信用报告。
    4、诉讼费用。
    如果信用卡超过3个月不还款,银行将要求律师向用户发出律师函,并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费用由持卡人承担。
    5、恶意透支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和有关司法解释,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期限,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恶意透支信用卡欺诈活动的,以信用卡欺诈罪追究刑事责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信用卡冻结不还钱会怎么样
    1、产生逾期利息和滞纳金。
    欠银行的钱如果不还款是很严重的,只要信用卡发生逾期,银行就会对借款人进行罚息,一般按照最低未还款额部分的5%收取滞纳金,并且银行会从持卡人消费日起,计算信用卡利息,日利率一般为0.05%,信用卡用户未还款的时间拖的越久,那么产生的利息就会越多。
    2、个人征信报告留下不良记录。
    信用卡用户逾期后,一般银行会如实将用户的逾期记录上传到央行征信系统,一旦不良记录在个人征信报告记录,那么不良记录会被保存5年时间,注意这个5年时间是从用户还款日开始计算的,也就是如果信用卡用户一直不还款,那么逾期记录一直会留在征信报告上,如今个人征信的应用非常广泛,个人征信有污点,不仅对办理金融业务会有影响,就连乘车、住酒店、求职等都可能会受到影响。
    3、逾期用户可能会坐牢。
    我国信用卡相关法律规定,持卡人恶意透支信用卡,并且数额较大,那么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信用卡用户欠款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并且在银行催收2次后,达三个月还未归还欠款,那么银行就可以起诉信用卡用户,一旦法院判断信用卡持卡人确实是属于恶意透支行为,那么用户就可能会面临牢狱之灾。
    其实公民的银行卡被冻结之后,一般情况下是不影响还款的,在公民的银行卡被冻结的时候,此时是应该及时的向银行进行沟通协商,此时也是需要及时的还款的,因为对于信用卡逾期不还的,是需要被刑事处罚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5: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