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单位能构成的犯罪有哪些 |
释义 | 构成单位犯罪的情形有以下几种,如果单位进行了集体的研究或者是由于负责人决定实施某项行为时,明知道是违反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虽然是不希望这种行为对社会造成危害,但是应该已经预见到由于粗心大意而无法预见的有害后果。或者已经预见到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决定实施该项行为,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由此构成的犯罪行为,是单位过失犯罪。 一、不构成过失犯罪的情形是怎样的 不构成过失犯罪的情形: 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 二、交通肇事罪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 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通常情况下,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两种情况。在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上,行为人是明知故犯,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并且造成严重后果,应该预见却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行为人已经预见,但是轻信能够避免,致使出现了严重后果。 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犯罪主体,是主观上有罪过的、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犯罪行为、发生了犯罪结果的自然人或者单位。 2、犯罪行为,是犯罪主体在主观罪过支配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 3、犯罪结果,是犯罪主体实施的犯罪行为所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犯罪结果。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常见的单位犯罪有: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关系组织官员行贿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高利转贷罪、骗取贷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违法发放贷款罪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