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需不需要提供身份证来起诉? |
释义 | 起诉状中需要提供被告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同时也需要提供原告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并注明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姓名和住所。唯有借助身份信息,才能准确确定当事人的身份。 法律分析 起诉需要原告的身份证,不需要对方的身份证,但需要对方身份证号,因为单纯依靠姓名和性别无法唯一确定原告和被告的身份。必须借助身份证号才能唯一确定。 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应当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起诉状中,需要注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另外还需要注明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拓展延伸 起诉个人是否需要提供身份证明? 在起诉个人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提供身份证明。身份证明是确认起诉人身份的重要文件,有助于确保法律程序的有效性和公正性。起诉人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护照或驾驶执照等,来证明其身份的真实性。身份证明的提供有助于法院确认起诉人的身份,并确保起诉程序的合法性。然而,具体的要求可能因地区、法律规定或案件性质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具体起诉之前,建议咨询当地法律专业人士,以确保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提供正确的身份证明文件。 结语 起诉个人时,提供身份证明是确保法律程序有效公正的重要步骤。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护照或驾驶执照等,能确保起诉人身份真实可靠。身份证明的提供有助于法院确认起诉人身份,确保起诉程序合法。具体要求因地区、法律规定或案件性质而异,建议咨询当地法律专业人士,确保提供正确的身份证明文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