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缓刑犯罪者是否构成累犯?
释义
    累犯构成条件及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构成累犯,应从重处罚。特别累犯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无论何时再犯上述罪行都会被视为累犯。
    法律分析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分子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缓期执行的,如果在缓刑期间再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就会构成累犯。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五条【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第六十六条【特别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拓展延伸
    缓刑犯罪者的再次犯罪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缓刑犯罪者的再次犯罪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有效降低缓刑犯罪者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保护社会安全。评估缓刑犯罪者的再次犯罪风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个人背景、犯罪历史、社会支持网络等。基于评估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加强监管、提供心理辅导、职业培训等,以帮助缓刑犯罪者重新融入社会并避免再次犯罪。此外,加强社会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缓刑犯罪者的理解和接纳度,也是预防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综合评估和综合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缓刑犯罪者再次犯罪的风险,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分子在缓刑期间再次犯罪,将构成累犯。评估缓刑犯罪者的再次犯罪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保障社会安全的重要工作。评估应考虑个人背景、犯罪历史和社会支持网络等因素,制定监管、心理辅导、职业培训等措施,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避免再次犯罪。同时,加强社会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缓刑犯罪者的理解和接纳度,也是预防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综合评估和综合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缓刑犯罪者再次犯罪的风险,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六条 公安机关依法决定不公开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的真实姓名、住址、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的,可以在起诉意见书、询问笔录等法律文书、证据材料中使用化名等代替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的个人信息。但是,应当另行书面说明使用化名的情况并标明密级,单独成卷。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