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走私废物罪犯罪主体是什么 |
释义 | 废物是指剩下的用不了了的被人们所废弃的物品,包括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废物都应该被正确归置和处理。否则不但会危害环境、对人身健康也会造成威胁,特别是有毒有害物品,对环境、人体健康危害非常大。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废物在他们眼中反而是挣钱的宝物,在国内这方面管控非常严格,于是不法分子就把歪脑筋动到了走私这块来。那么,什么是走私废物罪呢?走私废物罪犯罪主体是什么呢? 在了解走私废物罪犯罪主体是什么呢之前,首先要了解如何判断构成走私废物罪。 一、如何判断构成走私废物罪 (一)、划清走私废物罪与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的界限。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逃避海关监管,后者则不逃避海关监管;前者处罚的是走私行为,后者处罚的是将固体废物在我国境内倾倒、堆放、处置的行为。因此,如果行为人走私固体废物并在我国境内倾倒、堆放、处置的,则既构成走私废物罪,又构成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应当实行并罚。 (二)、划清走私废物罪与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的界限。 1、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主要是海关的监管制度,后者侵犯的则是国家的环境保护制度。 2、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逃避海关监管的行为,后者则不逃避海关监管。 3、前者属于行为犯,行为人只要走私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就构成犯罪,而后者则是结果犯,要求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4、犯罪对象不同。前者走私的废物应当理解为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而后者进口的则是国家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如果将这些固体废物进口用作原料,必须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 二、走私废物罪 犯罪主体 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海关监管制度和国家禁止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进境的制度。犯罪对象是“废物”。这里讲的废物不是一般废物,而是特指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近年来,一些单位和个人见利忘义,走私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严重危害了我国的环境,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遏制这种行为,1997年刑法和《刑法修正案(四)》增设了此罪名。 (二)、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运输进境的行为。 所谓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如工业固体废物(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三)主、体要件 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的主体。 (四)、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即明知是境外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却逃避海关监管,将其偷运入境。如果受外方欺骗,将固体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误认为是普通货物、物品偷运入境的,则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如果没有逃避海关监管将固体废物运入国境的,构成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 事实上,与走私废物的犯罪分子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废物罪的共犯论处。而现实中,如何判断构成走私废物罪就属于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但这有关系到定罪,因此一定要谨慎处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