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非全日制用工试用期是否有限制?
释义
    《劳动合同法》第七十条明确禁止非全日制用工约定试用期,以保护非全日制劳动者的权益。试用期是劳动关系非正式状态下,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评估的期限。非全日制用工形式下,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较强,收入也较低,因此对试用期有严格限制,以加强对非全日制劳动者的保护。违反规定约定试用期的用人单位应承担法律责任,并支付相应赔偿金。
    法律分析
    《劳动合同法》第七十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虽然该法第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约定试用期,将试用期作为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而不是必备条款。但本条针对非全日制用工的特殊性,对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做出了限制性的规定,明确禁止非全日制用工约定试用期,更好地维护了非全日制劳动者的权益。
    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适合自己要求进行了解的期限。一般而言,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劳动报酬往往低于劳动合同中约定对同一岗位的工资,以致于很多单位把试用人员当成廉价劳动力,甚至利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相对容易的特点,走马灯式地更换试用人员,加重了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劳动者的经济负担。非全日制用工本来就属于灵活用工形式,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比全日制用工要强,而且非全日制劳动者的收入也往往低于全日制职工,所以更应该严格控制试用期来加强对非全日制劳动者的保护。
    2003年5月30日劳动保障部颁发的《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我国很多地方也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例如《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中规定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应当包括工作时间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条件等必备条款,但不得约定试用期。本条规定是以法律的形式首次明确提出非全日制劳动不得约定试用期,在非全日制用工的试用期问题上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劳动者的权益。对于用人单位,不得约定试用期就不能以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而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显然,在非全日制用工形式下,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的权利比在全日制用工形式下要受限制。但是,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一条也对用人单位此项受限制权利进行了救济,即“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均可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不支付经济补偿”,这就维护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约定了试用期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试用期的期限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十条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这一规定针对非全日制用工的特殊性,明确禁止了试用期的约定,更好地保护了非全日制劳动者的权益。试用期是劳动关系非正式状态下的一段时间,用人单位可以在此期间对劳动者是否适合进行评估。然而,试用期往往被滥用,使得劳动者的报酬低于正式员工,增加了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和劳动者的经济负担。非全日制劳动者本身就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低收入,因此严格控制试用期来加强对其保护是必要的。相关法律文件和规定已明确规定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对于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按照规定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九条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八章 附则 第九十六条 【事业单位聘用制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1: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