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过失伤害罪轻伤怎么认定 |
释义 | 过失致人轻伤不会被判刑,不属于犯罪。关于过失致人损伤的过失犯罪,我国法律上只有过失致人重伤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两种,也就是不是出于故意而导致他人轻伤的,不属于犯罪行为,公安机关不会立案侦查,被害人一方也无法向公安机关控告、要求公安机关立案处理。 一、轻伤一级会怎么判刑 累犯轻伤一级的判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故意伤害是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故意伤害的方法很多,行为人采用什么方法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在实践中应当注意划清以下两个界限: (1)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为故意内容,如果行为人没有这种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而只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即使行为导致了他人的死亡,也只能定故意伤害罪。 (2)故意伤害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界限。过失致人重伤罪在主观上是过失的,而且法律要求必须造成他人重伤的结果才能构成犯罪,而故意伤害罪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即使致人轻伤,也构成故意伤害罪。 二、同时两人打架致人死亡算不算共同犯罪? 一般地,两个人对同个人故意伤害,那么即可能构成共同犯罪,会根据两人在犯罪中的作用,判处对应的刑罚。不过,两人共同殴打他人,结果不小心致人死亡,因为死亡的结果是由两个人共同造成的,所以有些人便认为是共同犯罪。 首先,不小心致人死亡属于过失犯罪。两人共同殴打他人不小心致人死亡,因为两人对他人只有伤害的故意,致人死亡是由于过失造成,因此不属于故意犯罪。 其次,共同犯罪需要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具体而言,就是双方对他人有殴打致人死亡的故意,并且是表现在以下两种故意情况中: 1、直接故意,两人对他人实施殴打行为,殴打致人伤害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就为造成对方死亡的结果。并且,两人在实施殴打行为时,是直接取对方的要害,意在伤及对方性命。 2、间接故意,两人对他人实施殴打,明明知道会造成死亡结果,但仍一意孤行,结果造成他人死亡。 三、故意杀人中止但人还是死了怎么处理 1、故意杀人中止但人还是死了按照判决中止来进行定罪量刑,这个也就是按照原来的量刑的标准来进行从轻处理。对于“故意杀人中止”的解释为:行为人产生故意杀人意愿并且做出了犯罪预备,或者在还没有实行完毕就放弃了犯罪的想法和行动,没有造成犯罪结果的发生,为中止犯罪。没有造成损害的,可以不予以处罚或者从轻处罚。对于中止犯罪的要求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中止犯罪的有效性。也就是因为行为人的故意杀人行为中止了;而没有对他人造成生命危险,此为故意杀人中止。 2、在行为人虽然中止了故意杀人的行为之后,没有完全阻断或者阻止对他人生命安全的威胁;而导致他人死亡,此为犯罪中止过失致人死亡。 3、过失致人死亡罪,客观上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导致了受害人死亡的结果,罪犯的表现为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其中的自信过失是行为人能预见他人的生命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受到一定的威胁;而且自己认为能够防止他人死亡的后果发生,由于行为人对自己的能力、技术、对避免他人死亡的预防措施过于自信;并且轻信不会产生对他人造成死亡的结果,最后还是发生了他人因为行为人的不当行为而死亡。疏忽大意过失致人死亡,是指本应预见并且有义务预见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因为行为人的疏忽大意而没有重视导致他人死亡,也是属于过失致人死亡。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