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处罚减轻处罚的具体情形 |
释义 | 《行政处罚法》第27条规定了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包括主动消除违法行为危害后果、受胁迫有违法行为、配合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等。轻微违法行为及时纠正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会被处罚。 法律分析 《行政处罚法》第27条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拓展延伸 行政处罚减轻的法定依据和适用范围 行政处罚减轻的法定依据和适用范围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处罚决定的规定,对违法行为人的处罚予以减轻或调整的一种措施。法定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其中明确了行政处罚减轻的具体条件和程序。适用范围涵盖了各类违法行为,如经济违法、环境违法、行政管理违法等。行政处罚减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具体操作中,相关部门和机构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如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主观恶意、社会影响等,来决定是否减轻处罚,并根据法定依据进行相应的程序和决定。 结语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7条的规定,行政处罚可依法从轻或减轻。这一法定依据和适用范围主要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处罚决定的规定,对特定情况下的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罚的减轻或调整。其目的是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具体操作中,相关部门和机构会综合考虑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主观恶意、社会影响等因素,决定是否减轻处罚,并按照法定依据进行相应程序和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五章 行政处罚的决定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四十九条 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行政机关对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的行为,依法快速、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五章 行政处罚的决定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四十六条 证据包括: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电子数据; (五)证人证言; (六)当事人的陈述;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证据必须经查证属实,方可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2021修正):第四章 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第三十四条 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应当向社会公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