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是否可以在签署两年合同后随时辞职? |
释义 | 劳动者辞职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单位,单位不能随意判定是否合理。如未提前通知或未采用书面形式,解除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需承担赔偿责任前提是给单位造成实际损失,且损失需由单位举证。 法律分析 签了两年合同,可以中途辞职。 法律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试用期_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所以,法律是保护劳动者辞职权和择业权的。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也不是赋予单位辞职的批准权,而是给单位一个合理过渡期,在此时间内找到合适劳动者,避免给单位的生产经营造成损失。因用人单位的过错,劳动者可以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只需给用人单位留出一定的时间交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如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因此,实践中,劳动者提出辞职后在没有经过用人单位允许的情形下不满30天即离开、辞职未采用书面形式、辞职文件未送达告知用人单位等,均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不发生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除此之外,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判定劳动者辞职是否合理。 需要说明的是,劳动者未提前一个月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实际损失,是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鉴于赔偿损失的是补偿性质,其意义在于弥补非违约人所遭受的损失,该属性决定了赔偿损失的适用前提是违约行为造成财产等损失的后果,所以双方事先约定损失的金额或计算方式并无法律依据。并且,即便是真的造成了损失,那么关于损失的举证责任也是由用人单位承担。 结语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辞职权和择业权,并给予用人单位合理的过渡期。如果用人单位未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劳动者可以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只需给予用人单位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接。然而,劳动者在未经用人单位允许的情况下提前离职、未采用书面形式辞职或未告知用人单位等行为都是违法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劳动者未提前一个月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实际损失,劳动者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具体的赔偿金额或计算方式需要双方协商或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