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偷税漏税是否构成刑事案件?
释义
    偷税漏税属于刑事案件,但要满足法定条件。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罚金。若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金。但经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且已受行政处罚者,不追究刑事责任。除非五年内因逃避缴税受过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
    法律分析
    偷税漏税属于刑事案件,但是要满足法定条件。法律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不过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拓展延伸
    偷税漏税的法律后果及应对措施
    偷税漏税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其法律后果严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涉嫌偷税漏税的个人或企业,一旦查实,将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可能包括罚款、拘留甚至刑事拘留。此外,还可能面临财产的追缴和冻结,企业还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因此,个人和企业应该严格遵守税法,及时履行纳税义务,避免涉及偷税漏税行为。
    为了应对偷税漏税的风险,个人和企业应该加强税务合规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税务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此外,及时了解和适应税法的变化,遵守相关纳税规定,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检查和核实工作,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以减少可能的风险和法律后果。
    总之,偷税漏税行为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个人和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其严重性,加强税务合规管理,积极遵守税法规定,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良好的商业声誉。
    结语
    合规纳税是每个个人和企业应尽的法律义务。对于偷税漏税行为,法律明确规定了严厉的刑事处罚,包括罚金、拘留甚至刑事拘留。为避免法律后果,个人和企业应加强税务合规管理,建立内部控制机制,遵守税法规定,并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检查。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商业声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六条 下列进出口货物、进出境物品,减征或者免征关税:
    (一)无商业价值的广告品和货样;
    (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赠送的物资;
    (三)在海关放行前遭受损坏或者损失的货物;
    (四)规定数额以内的物品;
    (五)法律规定减征、免征关税的其他货物、物品;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减征、免征关税的货物、物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九条 暂时进口或者暂时出口的货物,以及特准进口的保税货物,在货物收发货人向海关缴纳相当于税款的保证金或者提供担保后,准予暂时免纳关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八条 本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范围以外的临时减征或者免征关税,由国务院决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