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2023股东代表诉讼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
释义 | 股东代表诉讼的主旨是,股东代表诉讼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特定股东身份、前置程序要求、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管辖。股东代表诉讼是为了维护公司利益,当公司机关拒绝或怠于提起诉讼时,股东才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代表诉讼。 法律分析 股东代表诉讼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1、提起代表诉讼的原告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 2、股东提起代表诉讼的前置条件 股东提起代表诉讼之前,应当依法先向上述有关公司机关提出请求,请有关公司机关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如果有关公司机关接到该请求后拒绝履行职责或者怠于履行职责,股东为维护公司利益才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代表诉讼。这是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也称竭尽公司内部救济原则。 3、有明确的被告。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他人。 4、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股东代表诉讼主要是针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对公司的忠实和勤勉义务,给公司造成损害的行为提起的诉讼。对于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外的其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害的,股东也可以代表公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由于股东代表诉讼的实质原告是股东所在的公司,只是因公司怠于或者拒绝提起诉讼而由股东代表其提起诉讼而已。 拓展延伸 2023年股东代表诉讼条件解析:保护股东权益的法律要求 2023年股东代表诉讼是指股东代表以集体诉讼的方式维护股东权益的法律途径。要满足股东代表诉讼的条件,首先,股东代表必须能够代表一定比例的股东利益,通常是一定比例的股份持有者。其次,股东代表诉讼需要有合法的理由和事实依据,即存在股东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证据。此外,股东代表诉讼需要满足起诉时效、管辖权等程序性要求。总之,股东代表诉讼的目的是保护股东权益,要求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程序,以确保股东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实现。 结语 股东代表诉讼是一种通过代表股东维护权益的法律途径。其条件包括:原告需为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在向公司机关提出请求后,如机关拒绝或怠于履行职责,股东方可代表公司提起诉讼;被告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他人;诉讼请求需具体,并有相关事实和理由支持;诉讼需在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内进行。股东代表诉讼旨在保护股东权益,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和程序要求,以确保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一百一十九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