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工伤赔偿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受到伤害或患病而导致的医疗费用、失业补助、残疾赔偿、遗属抚恤金等一系列维护职工权益的经济补偿。在工伤赔偿中,若出现了纠纷该如何维护个人权益呢? 首先,个人应该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工伤认定,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一旦工伤被认定,则用人单位应全部或部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其次,对于用人单位未能承认工伤或提供合理的赔偿方案,个人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手段进行维权。 最后,相关法律规定必须被遵守,例如《工伤保险条例》、《劳动合同法》等均对工伤赔偿有明确规定,需要在维权过程中应用。 法律依据: 1.《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承认工伤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有关劳动行政部门申报工伤。 2.《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国家规定,规定劳动者不得要求工伤赔偿或者工资。 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在劳动争议仲裁期间,仲裁机构可以冻结用人单位的财产保证劳动争议案件的实施。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五条:工伤赔偿是根据事实依法进行的定额、定级计算,应当在初次支付之日起支付。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权益行为之一的,应当以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名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