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股东如何撤回其在公司中的出资? |
释义 | 公司法股东撤资的两种方式是股权转让和减少注册资本注销股份。股东撤资需注意公司资产核定、变更手续和资金支付问题,避免损失。《公司法》规定股东不能抽逃出资,股东会决议需三分之二以上通过。股权转让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未答复或不同意的股东应购买转让股权。股东撤资需依法办理,擅自处理资金涉嫌违法。 法律分析 在现有的公司法体系下,公司法股东撤资可采取两种方式: 一为股权转让;二为减少注册资本注销股份。 前者如对外转让需要其他股东同意,并享有优先购买权,同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的股权转让手续,并备案;后者需召开股东大会表决股东通过。 如果是用第二种方案操作的,那么要注意几个问题,一公司资产如何核定,是否要求评估,因为公司本身的报表真实性一般不高;二你们公司退出必然涉及到B公司变更为一人公司的情形,需要办理相应的手续;三办理时间上的程序性问题,公司是否还有资金足够退给你,注意避免先退出后发生公司无钱支付的情况,这样就两头损失了。 《公司法》有关依据 第三十五条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第四十三条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 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法股东撤回出资的方式目前有两种可行性的方式,第一种是股权转让,第二种就是需要到工商局依法更改公司的注册资本,肯定公司的注册资本是有所减少的,并且需要注销股份,这两种办法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但是股东不能够一个人擅自处理自己的资金,甚至抽逃出资,如果这样的话就已经涉嫌违法。 结语 公司法下的股东撤资方式有两种:股权转让和减少注册资本注销股份。对于后者,需注意资产核定、变更手续和避免公司无法支付等问题。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东不得抽逃出资,股东会决议需三分之二以上通过,股权转让需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这两种方式都受法律保护,擅自处理资金涉嫌违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九章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第一百七十九条 公司合并或者分立,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公司解散的,应当依法办理公司注销登记;设立新公司的,应当依法办理公司设立登记。 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二十六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一节 设 立 第二十三条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二)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三)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五)有公司住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