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调解的时限是多久? |
释义 | 劳动仲裁中的调解期限为15日,调解不成后仲裁期限为45日,可延长15日。调解达成协议后应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签字并加盖印章后生效。未达成协议可申请仲裁。 法律分析 劳动仲裁中的调解一般要十五日,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的十五日内结束;调解不成的,劳动争议仲裁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四条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调解的程序和要求是什么? 劳动仲裁调解的程序和要求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的。首先,申请人需要向劳动仲裁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劳动仲裁委员会会受理申请,并通知被申请方。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解决争议,也可以由调解员协助进行调解。调解的目的是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如果调解不成功,劳动仲裁委员会将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裁决。劳动仲裁调解的要求包括双方的合法权益保护、诚实守信、尊重调解员等。这些程序和要求旨在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公平,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结语 劳动仲裁调解程序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确保公正和合法。调解期限为十五日,如调解不成则进入仲裁程序,最长期限为四十五日。调解协议书由双方签署并经调解员确认后生效,具有约束力。如果在十五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当事人可依法申请仲裁。劳动仲裁调解过程中,双方需保护合法权益、诚实守信、尊重调解员。这些程序和要求旨在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公平,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三节 开庭和裁决 第三十二条 【书面通知仲裁庭组成情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八条 【仲裁申请】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