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无效的认定原则是怎样的 |
释义 | 合同无效的认定原则如下: 1、不非(违)法即合法有效原则; 2、慎重对待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的强制性规定; 3、认定合同无效一般应以当事人请求为前提,法官不要轻易主动地去认定和宣告。 一、企业超越经营范围的行为是否是无效行为 超出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不一定无效。应当根据法律规定,对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1、企业法人经营活动超出经营范围,但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合同相对人和第三人利益的,只要合同本身符合民法基本原则,合同已履行或者可以履行,以保护交易安全和第三人信任利益为原则,合同有效; 2、合同的对方是善意的,越权法人是故意或者过失的,越权法人有过错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也就是说,企业法人不得以越权无效对抗善意的对手,只有善意的对手才能行使越权合同无效的权利,除非对手在订购合同时知道或应该知道企业法人超出了经营范围; 3、法人越权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国家制定的,由专门部门专卖,或者合同标的物属于限制流通的物品。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同无效。 二、房屋使用权转让合法吗 原则上只要不存在不得转让的特殊事由,转让行为就是合法有效的。房屋租赁合同就是房屋使用权转让的典型情况。如果存在合同当事人无民事行为能力、合同约定的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无效事由,那么租赁合同无效,使用权也不发生转让。所以房屋使用权转让是否合法关键在于判断其原因行为的效力。 三、违约金过高怎么处理? 违约金过高的处理方式如下:可以要求法院调整违约金过高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要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适当减少,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实际损失、合同履行、当事人过错程度、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按照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衡量。确认合同无效需要非常严格的条件: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利益; 3、合法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