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申请复议和上诉有区别办? |
释义 | 复议是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做出的具体决定不服向原机关或上级机关提起的重新审查程序;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 法律分析 1、申请主体不同:复议的申请主体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而上诉的申请主体是上一级人民法院。 2、申请程序不同:复议是提起的重新审查程序,而上诉是重新审判的活动。 3、诉求内容不同:复议是对做出的具体决定不服,而上诉是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 4、复议是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做出的具体决定不服向原机关或上级机关提起的重新审查程序。 5、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 拓展延伸 申请复议和上诉的程序和区别是什么? 申请复议和上诉是在司法程序中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法律救济途径。申请复议是指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或裁决不服时,向该行政机关提出请求重新审查、改正或撤销的程序。一般而言,复议程序相对简便,需要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和理由。 而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或决定不服时,向上级法院提起的请求重新审理的程序。上诉程序相对复杂,需要提交上诉状,并提供充分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申请复议和上诉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范围、审查机关、程序要求和效力等方面。复议主要适用于行政机关的决定,而上诉适用于一审法院的判决。复议由行政机关自行审查,上诉则由上级法院进行审理。此外,复议程序相对简便,而上诉程序相对复杂。最终,复议决定具有法律效力,而上诉判决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 总之,申请复议和上诉是两种不同的法律救济途径,其程序和效力存在明显的区别。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结语 复议和上诉是司法程序中的两种不同法律救济途径。复议适用于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具体决定不服的情况,申请主体为原机关或上级机关,程序为重新审查。而上诉适用于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不服的情况,申请主体是上一级人民法院,程序为重新审判。复议和上诉的诉求内容和程序要求也存在差异。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法律救济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2017修正):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行政复议期间的计算和行政复议文书的送达,依照民事诉讼法关于期间、送达的规定执行。 本法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五日”、“七日”的规定是指工作日,不含节假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七章 审理和判决 第二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第七十九条 复议机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一并作出裁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四章 诉讼参加人 第二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