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企业在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时主要应考虑商业秘密如何管理,保密措施如何采取等问题,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保密措施的实施: 1、确定本企业商业秘密的范围并加以分类; 2、设立或指定专门的商业秘密管理机构并确立管理人员;对于商业秘密文件进行标识并实行分级管理; 3、制定保密规章制度; 4、完善物理性保密措施。 在综合考虑上述几个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建议企业可从物质、思想、组织方面分别采取一些合理有效的保密措施。 一、保密协议没有保密费是不是就无效 保密协议没有保密费仍然有效。对企业或他人的商业秘密承担保密义务是员工或任何人的法定义务,有没有支付保密费均不影响保密义务的承担。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二、判断是否采取了保密措施 1、是否建立了保密规章制度; 2、是否与相对人或职工签订了保密协议或提出了保密要求; 3、涉及商业秘密的特殊领域是否采取了适当的管理或警戒措施; 4、其他为防止泄密而采取的具有针对性及合理性的保密措施。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