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共同受贿犯罪数额的认定原则
释义
    关于共同犯罪数额如何认定,理论上有: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平均数额说、分担数额说、综合评价说、犯罪总额说等几种观点。其中影响最大、争议最大的是分赃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分赃数额说主张各共同犯罪人只对自己实际分得赃物的数额承担刑事责任;犯罪总额主张以共同犯罪的总额作为各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的标准。根据《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个人贪污数额在共同贪污犯罪案件中应当理解为个人所参与或者组织、指挥共同贪污的数额,不能只按个人实际分得的赃款数额来认定。对共同贪污犯罪中的从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共同贪污的数额确定量刑幅度,并依照刑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考虑到受贿罪与贪污罪属于同一侵犯职务廉洁性的犯罪,刑法对这两种犯罪在处罚的尺度上基本同一,因此参照上述规定,共同受贿犯罪中的受贿所得数额也可以理解为个人所参与或者组织、指挥共同受贿的数额;对共同受贿犯罪的处罚,应当以犯罪总额作为确定量刑幅度的标准,而个人分赃数额可以作为衡量共同受贿犯罪中各行为人作用与地位的标准。理由是:
    (1)共同犯罪不是单独犯罪的简单叠加,而是各共同犯罪人行为有机结合的整体,因此,各行为人均应当对共同犯罪总的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共同受贿犯罪人仅对其分得的赃款数额承担责任,实质上是将共同犯罪等同于单独犯罪;而且,个人分赃数额不能完全体现各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在分赃数额与地位、作用不成比例的情形下,如完全按照个人分赃数额认定显然违反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此外,在案发时尚未分赃的案件,个人分赃数额处于不确定状态,显然不能由司法机关任意认定或者平均分摊;在前述区分共同占有型受贿和分别占有型受贿的场合,对前者依据受贿总额认定,对后者依据个人分赃所得数额认定,也会导致量刑上的失衡。
    (2)以受贿总额认定犯罪数额,并不意味着每个共同犯罪人都必须对共同犯罪总额负全部刑事责任或者平均责任,具体每个共同犯罪人所承担刑事责任的大小,还要根据其个人分赃数额以及在共同犯罪中所处地位和作用大小确定主从犯进而确定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对共同受贿犯罪的主犯,应当按照受贿总额承担责任;对从犯,应当在受贿总额确定刑罚基准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分赃数额及地位、作用,依法予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值得一提的是,在坚持共同受贿犯罪数额上述认定原则的同时,还必须科学考量个人实际分得数额对各共同犯罪人刑罚配置的影响。实践中,有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共同受贿犯罪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要作用,而其分赃或者实得数额可能较少,抑或并不参与分赃;相反,有的共同犯罪人分得大部分或者全部赃款,却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此外,还可能存在共同受贿犯罪未遂或是未分赃的情形。因此,个人实际分得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考虑,作为确定共同受贿犯罪中衡量各行为人作用与地位的标准之一,但不是绝对标准,对各行为人的地位和作用应予综合考量。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7: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