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叛逃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
释义 | 叛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撤离岗位,叛逃或者在境外叛逃; 3、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叛逃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叛逃罪的犯罪构成为:主体为特殊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二、什么是叛逃罪? 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脱逃罪需要以下构成要件: 1、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2、本罪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 3、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 4、本罪客观方面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的行为。 三、叛逃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叛逃罪立案标准是: 1、叛逃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叛逃罪的主体,要是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 若不符合上述其中之一的条件,则不构成叛逃罪。 叛逃罪表现为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也具有背叛祖国的性质,但是叛逃罪与背叛国家罪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只要是跨国公民即可; 2、在客观方面有所不同。本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和行为。而背叛国家罪则表现为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九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