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最低工资标准如何计算? |
释义 | 最低工资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需综合考虑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等因素。最低工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定,并报国务院备案。 法律分析 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就业状况等因素。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抱国务院备案。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中的最低工资标准如何确定及执行方式? 劳动合同中的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及执行方式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首先,最低工资标准通常由当地政府部门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成本和劳动力市场情况等因素进行定期调整。其次,劳动合同中的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雇主应当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有权要求雇主支付符合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雇主是否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进行监督检查;劳动者有权要求雇主提供工资支付证明等。确保劳动合同中的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执行,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结语 最低工资的确定与执行,关系到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和劳动关系的稳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调整。劳动合同中的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方式包括雇主按照标准支付工资、劳动者要求支付符合标准的工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等。确保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执行,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