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行政诉讼原告的主要类型包括: 1、公民。 2、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3、其他组织。 4、在中国境内提起行政诉讼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 5、特殊情况下的原告。在特殊情况下,不是行政行为的相对方也具有原告的资格。 主要有两种情况: (1)具有起诉资格的公民死亡。 (2)具有起诉资格的法人和组织终止,为新的法人和组织所代替。 如何确定行政诉讼原告? 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行政诉讼原告。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的义务有什么 在行政诉讼中,原告的义务如下: 一、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不得滥用权利损害他人利益。 二、遵守法庭纪律秩序,服从法庭指挥。 三、依法履行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中的义务。 相关法律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的原告如何确定 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提起诉讼。 认定条件: (1)主体条件,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 (3)主张的权益是合法权益; (4)主张的权益受到损害; (5)主张的权益受到损害和行政行为有因果关系。 行政诉讼中原告有什么义务? 1、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他人利益。 2、遵守法庭纪律秩序,服从法庭指挥的义务 3、对生效的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所确定的义务,必须履行。 行政诉讼如何确定原告? 一是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是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该内容由 刘家平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