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签订质押合同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1、明晰担保债权质押合同是从合同,其效力附属于主合同即债权合同。因此,债权合同中主债权的具体内容直接关系到质押合同所担保的范围,乃至质押权实现的可操作性。质押合同必须明确所担保的债权:(1)债权人和债务人,即质押权人和出质人。(2)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3)被担保的主债权数额。(4)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这关系到诉讼时效的计算。2、明确质押标的的相关信息,例如质押财产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担保的债权范围及清偿顺序。担保的债权范围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将视为包括本金、利息、违约金、赔偿金以及实现债权的费用。3、当事人不得在质押合同中约定当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债权人未获清偿时,质物的所有权即归债权人所有,这是有违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五条规定,质押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三)质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四)质押担保的范围。(五)质物移交的时间。(六)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