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才能不让员工辞职赔偿?
释义
    员工辞职赔偿用人单位的原因有违法反服务期约定,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因个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情形。劳动者在不违法约定或合法辞职的情形下,不必赔偿用人单位。
    一、员工辞职不提前30天的法律结果是什么-
    员工辞职不一定都要提前三十天的,如果是试用期的员工在辞职的时候,只需要提前三天告知用人单位就可以了。
    还有就是具有劳动法规定情形的员工,是可以随时进行辞职的,不用提前三十天。正式员工未提前30天通知辞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员工这种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员工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但是,单位不得任意克扣用人单位的工资,只要在单位提供了正常的劳务工作,单位必须依照约定足额支付给劳动者工资。
    二、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如何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主要分为三种情形。
    一是依据法律规定的事由,如劳动者违反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因劳动者本人原因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等情形;
    二是基于半约定半法定的事由,如违反约定的保密义务、竞业限制等情形,该情形即需要双方对于保密条款、竞业限制协议进行约定;
    同时《劳动合同法》也明确规定,如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是基于完全约定的事由,即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是否需要赔偿进行约定。
    三、员工自离要赔多少钱给公司
    员工自离要赔多少给公司,需要看对公司的具体损失来决定。
    劳动者擅自离职是指其未向用人单位提出口头或书面辞职报告,而随意离开所在单位及其所担任的工作职务或岗位的违法违约行为。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教育劳动者自觉守法、守约的同时还应依据规定制定好内部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擅自离职的行为作出限制性和处罚性的规定。
    这种违法的行为往往会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用人单位还应依据规定,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针对擅自离职行为的损失赔偿条款,能计算出损失额的,可要求其按实际损失额赔偿,无法计算损失额的,可约定一个具体的索赔数额。还可依据规定,要求招用该擅自离职、尚未与单位结束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三条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7: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