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集体土地征收最新政策是什么 |
释义 | 《土地管理法》修正草案明确了农村村民住宅的单独补偿,取消了30倍上限,要求按市场价格补偿。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省级可以规定具体标准,补偿目的是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改善和长远生计有保障。 法律分析 (1)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7条的规定,征地补偿有三大块,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 (2)对于这三项费用的分配:安置补助费、青苗费是直接支付给被征地人的,土地补偿费给村集体。 (3)但给村集体的土地补偿费也不是就归集体所有、被征地人一点都得不到了:土地补偿费由村集体统一分配,具体如何分要经村民代表大会决定,但在分配时,或者是所有村民都有权平均分、然后由村里给被征地人另行调配土地;或者是多分配给被征地人一些款项作为补偿、而没有被征地的村民就少分或是不分给所征地的土地补偿费。 1、土地法修正草案明确单独补偿农村村民住宅。草案规定,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安置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依照国务院制定的具体办法,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规定补偿安置的具体标准。 2、先补偿再征地,土地法修正草案取消30倍上限。 3、明确征地应按市场价格补偿。根据草案,征地补偿不再按以往的土地产值为标准计算。土地补偿标准既考虑原有用途年产值因素,又要综合考虑土地区位、供求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各类因素,特别是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因素。住房和地上附着住的补偿,则应当遵循市场原则。最终补偿目的要达到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有改善、长远生计有保障的效果。 咨询我 拓展延伸 集体土地征收政策调整对农民权益的影响 集体土地征收政策调整对农民权益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政策调整可能会影响农民的土地权益,包括土地使用权和收益分配。新政策可能导致土地被征收或重新分配,使部分农民失去土地使用权,影响他们的生计和经济收入。其次,政策调整可能影响农民的社会保障权益,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如果政策调整导致农民失去土地,他们可能面临失业、社会保障缺失等问题。此外,政策调整还可能对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如居住条件、社区关系等方面。因此,政策调整对农民权益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农民的权益。 结语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7条的规定,征地补偿分为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青苗补偿费。具体费用的分配是安置补助费和青苗费直接支付给被征地人,土地补偿费给村集体。然而,土地补偿费的分配方式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可以平均分配或给予被征地人额外补偿。最新的土地法修正草案明确了农村村民住宅的单独补偿,取消了30倍上限,并规定了按市场价格补偿的原则。政策调整对农民权益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农民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纲 第十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 第二十八条 举办乡镇企业,其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土地,凡有荒地、劣地可以利用的,不得占用耕地、好地。 举办乡镇企业使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有关用地批准手续和土地登记手续。 乡镇企业使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连续闲置两年以上或者因停办闲置一年以上的,应当由原土地所有者收回该土地使用权,重新安排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七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依照国务院规定的职权划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管理全国房地产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土地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及其职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