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下的工伤属于职业病? |
释义 | 法律分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指的是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接触、吸入、摄入物质或者受到特种物理因素等原因所致的慢性病。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职业病才能被认定为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同时,需要经过鉴定,由医疗机构出具职业病病历证明。 法律依据: 1.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在工作期间或者履行工作职责时,发生下列事故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二)在上下班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的;(三)其他与工作有关的突发事件。” 2.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接触、吸入、摄入物质或者受到特种物理因素等原因所致的慢性病。” 3.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工伤鉴定机构对被保险人提出的工伤认定请求进行鉴定。工伤鉴定机构应当及时、公正、客观对工伤认定请求进行鉴定。” 以上法律依据说明,只有在工作期间或者履行工作职责时发生的事故中,若能证明所患病与工作有关且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的定义和鉴定程序,则可认定为工伤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