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非婚生子女起诉需要哪些材料 |
释义 | 准备下列材料: 1、原告的身份证明材料(出生证、户口簿)。 2、原告法定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材料(身份证、户口簿)。 3、被告的身份证明材料(户籍证明或经常居住地证明)。 4、民事起诉状(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5、调取证据申请书。 6、能够证明原告及原告法定代理人与被告有利害关系的证明材料。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怎样写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的写法:1、原告、被告基本信息;2、诉讼请求,应当写明请求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赔偿的项目和具体数额;3、事实和理由,应当写明因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造成实际经济损失的情况。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写明为什么应当因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承担民事责任;4、证明损失的证据等;5、落款。在起诉书中列明相关的违约事实和相关的证明材料和资料即可。 二、没有伤情鉴定法院能立案吗 没有伤情鉴定法院可以立案的。只要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立案条件如下:(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其中自然人应提交身份证明(如系军人军属身份的,要注明);法人应提交当年度经年检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工商部门、编委等其他登记部门出具的法人资格证明;其他组织应提交营业执照或其核准登记部门出具的资格证明。同时,原告应确认自己的受人和送达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编,并承担送达不能的相应法律后果。(2)有明确的被告。有关主体资格证明材料的要求同上,同时应提供被告明确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原告应提供与争议事实有关的证据材料并填写证据清单,注明证据名称、份数及提交时间。(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赡养纠纷举证要提供哪些证据 赡养纠纷案件应提供的证据有: 1、当事人身份证明: (1)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 (2)住所地证明(户籍所在地和经常居住地证明); (3)其它有效身份证明。 2、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提供下列证明: (1)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证明(专门医院出具的证明,或鉴定部门出具的鉴定结论及相关证明);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户口薄、结婚证等证明)。 3、委托代理人的,应提供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 (1)委托代理人系自然人的,应提供身份证复印件; (2)委托代理人系律师或法律工作者的,应提供公函。 4、被告下落不明的应出具的证明: (1)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出具的被告下落不明的证明; (2)当地派出所出具的被告下落不明的证明。 5、双方存在赡养关系的证明; (1)户口簿; (2)单位、居委会、村委会证明; (3)有关的法律文书。 6、被赡养人的身体、经济、居住等情况的证明; 7、子女对被赡养人的赡养情况的证明或赡养者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证明材料; 8、子女各自的收入、居住等情况的证明; 9、要求变更费用数额的,应提供原处理的调解书、判决书或其他证明材料。 10、其他相关证据。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