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是怎样 |
释义 | 知识产权地域性,是指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的地域范围,知识产权所受到地域的限制,即具有严格的领土性,其效力只限于本国境内。知识产权的这一法律特征有别于有形财产权。除签有国际公约或双边互惠协定的以外,知识产权没有域外效力,其他国家对这种权利没有保护的义务,任何人均可在自己的国家内自由使用诙知识产品,既无需取得权利人的同意,也不必向权利人支付报酬,在一国获得知识产权的权利人或其合法受让人,如果需要在别的国家受到法律保护,就需要按照该国法律规定经审査批准或登记注册。 由于某些区域内国家在经济上、政治上以及法律传统上的统一和接近,使得知识产权制度统一化、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从一定程序上动摇了知识产权的地域限制原则。但这一状况仅存在于西欧及法语非洲国家等有限地区。知识产权依然只在依法产生的某个特定国家内有效,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并没有完全消失。 一、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 1、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遵循国际贸易通行规则,信守企业间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合同、承诺。既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也注重对自己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与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赢得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荣誉与尊严。 2、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只有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拥有企业所在领域的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弱者地位,才能有经济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影响力。为此,我们必须加快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在学习别人的同时立足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的能力。 3、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严格依法办事。不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不盗用他人的专利技术;不制造、不使用、不销售、不传播假冒产品;不盗用和仿造他人的商标、产品标识和外观设计。 4、坚决与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不法行为作斗争,积极举报涉及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主动配合政府做好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遏制、查处和打击工作。 5、积极参与宣传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各界共同致力于知识产权事业的健康发展。认真履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社会责任,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切实推进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知识产权侵权如何认定 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一般认为包括对着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权、反不正当竞争权等智力成果权的侵害行为。 知识产权法相对于民法来讲,属于特殊法,民法概括性地规定了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或条件,知识产权法则更加具体规定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我们不但要依据民商法、侵权行为法从总体上把握侵权行为的表现形态和认定标准,还要依照各部知识产权法具体地掌握对每一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认定的规格和要点,才能完成在审判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中的法律适用的任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