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向其他公司借款有什么风险 |
释义 | 法人向公司借款有以下风险: 1、企业之间借贷非法定书面形式,又没有其他证据的,法律不予认可借款事实; 2、借款前,未进行调查,后续导致合同违反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具相应能力而导致合同无效; 3、合同履行时,因一方故意违约、不可抗力等因素导致合同未按约定履行,造成损失的风险; 4、其他风险。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变更合同 1、因不可抗力使合同不能履行而变更,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约定的部分义务不能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变更合同。 2、因情势变化致使合同履行显示公平而变更,这里讲的情势,不包括商业风险在内。 3、因当事人违约而变更合同因当事人违约而变更合同的,实际上是赋予了无过错的一方当事人以变更合同的请求权。 4、因订立时意思表示不真实而变更,下列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可以变更: (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2)显失公平的合同。 (3)一方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 (4)一方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 (5)一方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5、因当事人自愿而变更合同这里所说的当事人自愿,是指在上述四种原因之外,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规定、不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双方由于其他原因按照意思自治原则变更合同。 二、民间借贷中合同效力是怎样的 (一)合同有效的条件 根据《民法典》、《民法典》的规定,要使民间借贷行为成立并生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主体合格; 2、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内容合法; 4、贷款人将借款交付给借款人。 (二)哪些情况会导致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在下列情形下,个人之间的民间借款合同无效: 1、借贷一方或双方的主体不合格; 2、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借贷合同,并且损害了国家利益的; 3、借贷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4、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如借款给别人去赌博或贩毒的;如果贷款人明知借款用途是非法活动而提供借款的,该借款合同无效,双方还将受民事制裁; 5、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6、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在下列情形下,个人与企业之间的民间借款合同无效: 1、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 2、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 3、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4、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三)民间借贷合同无效怎么办? 无效借贷合同如系由借出人引起的,借入者只须返还本金;由借入人引起的,借入人除了返还本金外,还应参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给付利息。如果是非法所得,还将被收缴。 三、合同主体不适格会有什么情况 合同主体不适格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无权处分,当交易主体无权处分合同标的物时,将影响合同效力。 2.不具备法定的资格,法律规定一些商业行为只能由具有特定资格的民事主体才能进行,而普通民事主体从事这些活动将导致主体不适格。 3.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法律禁止一些主体从事特定交易活动,若对方恶意利用这些禁止性规定,导致合同无效,企业将面临法律风险。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