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罢工停工:员工是否需要出勤? |
释义 | 停薪停职可以不去上班,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拖欠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若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和赔偿金。工伤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严重伤情或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伤残评定后,享受伤残待遇。 法律分析 一、停薪停职可以不去上班吗 1、停薪停职可以不去上班。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二、工伤停工留薪期最长是多久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拓展延伸 员工权益保障:罢工停工下的法律保护措施 在罢工停工情况下,员工的权益保障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员工在参与罢工停工时享有一定的法律保护措施。首先,员工有权决定是否参与罢工,不能被强制要求出勤。其次,雇主不得对参与罢工的员工进行任何形式的歧视或报复行为。此外,员工在罢工期间享有一定的薪酬保障,通常是根据罢工天数或其他相关规定进行计算。此外,雇主也有责任确保罢工期间的工作环境安全。总之,法律明确规定了员工在罢工停工期间的权益保障,以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停薪停职时,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如若发生克扣或拖欠情况,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另外,工伤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情况特殊时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在罢工停工期间,员工享有一定的法律保护,包括决定是否参与罢工、免受歧视或报复行为以及薪酬保障等。雇主也有责任确保罢工期间的工作环境安全。以上是对相关法律规定的简要总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二条 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九条 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