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房屋购买者是否应该告知房屋内正常死亡情形 |
释义 | 房屋内有正常死亡情形是否要告诉购房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诚实信用原则,若购房人对此在意且主动询问,出售方应全面告知;买房人可以退房的情况包括购房合同无效、被撤销、按揭不能、开发商迟延交付、房屋面积误差超出3%、主体结构质量问题、擅自变更规划设计、套型与图纸不一致。 法律分析 一、房屋内有正常死亡情形是否要告诉购房人 1、房屋内有正常死亡情形,不属于凶宅,不一定要告诉购房人。 2、但若购房人对交易房屋中的死亡事件很在意且作为重要购房因素,且购房人主动就相关情形询问了出售方的情况下,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理应全面告知。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五百九十五条,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二、买房人可以退房的情况有哪些 1、购房合同被依法确认无效后,买受人有权退房。 2、购房合同被依法撤销后,买受人有权退房。 3、按揭不能,买受人有权退房。 4、开发商迟延交付房屋或迟延办理产权证超过一定期限,买受人有权退房。 5、房屋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有权退房。 6、房屋主体结构质量存在问题,买受人有权退房。 7、房地产商擅自变更规划、设计的,买受人有权退房。 8、套型与图纸设计不一致时,买受人有权退房。 结语 购房人对房屋内正常死亡情形的知情权,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购房人在意并主动询问,则出售方应诚实告知,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以欺诈手段导致的民事法律行为可被撤销,违反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购房人可退房的情况包括合同无效、撤销、按揭问题、迟延交付产权证、面积误差超标、主体结构质量问题、规划变更、设计不符等。购房人应了解自身权益并依法维护。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章 销售条件 第十三条 商品房销售时,房地产开发企业选聘了物业管理企业的,买受人应当在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与房地产开发企业选聘的物业管理企业订立有关物业管理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章 生产、经营、使用 第四节 使用 第四十五条 电梯的维护保养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依照本法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进行。 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并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对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接到故障通知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救援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六章 附 则 第六十一条 本法自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