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拥有产权证是否是房子合同有效的必要条件? |
释义 | 本文讲述了合同的有效性问题,特别是在产权证办理不影响合同效力方面。租赁合同的补充协议和口头约定中介合同的有效性也做出了说明。只要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满足其他条件,该合同就是有效的,受法律保护。 法律分析 即使没有产权证,当事人真实表达意愿、未损害国家、集体、社会公共利益,或未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该合同仍然有效。产权证的办理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 一、租赁合同的补充协议有效吗? 租赁合同的补充协议满足以下条件就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补充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补充协议,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二、口头约定中介合同还有效吗? 合同的口头形式,无须当事人约定。凡当事人无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合同,均可以采取口头形式。 只要其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一方没有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双方不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双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没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订立合同的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这个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拓展延伸 假的劳动合同有效吗? 假的劳动合同没有效力,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结语 这段话强调了合同的有效性,即使没有产权证,当事人真实表达意愿、未损害国家、集体、社会公共利益,或未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该合同仍然有效。产权证的办理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此外,租赁合同的补充协议和口头约定中介合同的有效性也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只要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当事人没有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那么这个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