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过失犯罪是否应当从轻处罚 |
释义 | 不是所有的过失犯罪都应当从轻处罚。如果过失犯罪的犯罪分子没有从轻处罚情节的,不得从轻处罚。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 一、75岁以上老人犯罪如何处理 对于75岁以上老人犯罪者,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从宽规则有所不同: 1、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 2、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粗心大意没有遇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因而构成犯罪的。过失犯罪的,法律有规定的才需要负法律责任; 二、违法和犯罪的区别是什么 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如下: 1、违法的范围更广,包括了刑事违法、行政违法以及民事违法,而犯罪是违法的一个组成部分,范围仅仅是关于刑事方面的违法; 2、违法是违反了法律法规,而犯罪是依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3、违法的社会危害性有轻有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较重。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三、过失犯罪主要有哪些?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形式有: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失犯罪,刑法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