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形成权和请求权的定义及区别 |
释义 | 形成权和请求权是两种不同的权利,形成权是指当事人可以凭借单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法律关系发生改变的权利,而请求权则是请求他人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权利。形成权和请求权在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上有所不同,其中行使形成权是单方面的行为,不需要征得对方同意。 法律分析 1、形成权是指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行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又有人称之为变动权,属于能权。形成权的主要特征在于:权利人可以以自己的意思表示行使形成权,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终止。形成权按其作用有三种:有能使法律关系发生的形成权,如本人对无权代理人代理行为的承认权;有能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的形成权,如选择之债的选择权;有能使法律关系终止的形成权,如撤销权、抵销权。 2、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请求他人为特定行为(作为、不作为)的权利。 形成权是指当事人可以凭借单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法律关系发生改变的权利,而请求权则是请求他人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权利。形成权和请求权是有区别的,两者在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上都有所不同,其中行使形成权是单方面的行为,不需要征得对方同意。 拓展延伸 民法典中形成权和请求权的界定及异同 民法典中形成权和请求权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权益保护和法律责任方面具有不同的定义和应用。形成权是指个体通过特定行为或事实,获得法律上的权利主张能力。而请求权则是指个体向法院或其他有权机关提出请求,寻求救济或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两者的区别在于形成权强调权利主张的能力,而请求权则强调权益保护的需求。尽管两者有不同的概念和应用,但它们在实践中常常相互关联。形成权和请求权的界定及异同对于正确理解和适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形成权和请求权是民法典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形成权指当事人通过自己的行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而请求权则是权利人要求他人为特定行为或不作为的权利。形成权的特点在于可以单方面行使,而请求权需要向有权机关提出请求。两者在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上有所不同,但在实践中常常相互关联。正确理解和适用形成权和请求权的概念对于保护权益和确定法律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四条物权确认请求权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第二百三十五条返还原物请求权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二百三十六条排除妨害请求权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第二百三十七条物权复原请求权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第二百三十八条物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依法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第五百三十八条无偿处分时的债权人撤销权行使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