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由什么构成 |
释义 | 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构成要件及刑罚标准: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数额较大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法律分析 一、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由什么构成 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1、客体要件为国家有关证券的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为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件为故意,并且具有非法牟取利益的目的。 5、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八条第一款、第三款,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二、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判刑标准 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拓展延伸 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构成要素及其法律后果 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是指故意伪造、变造、买卖、传播或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有价证券的行为。其构成要素包括:一是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二是买卖、传播或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有价证券。该罪行涉及国家财产安全和金融秩序,严重损害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法律后果十分严重,一般情况下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打击力度体现了国家对金融秩序的重视,维护了社会的经济稳定和公共利益的安全。 结语 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是一项严重犯罪行为,涉及国家财产安全和金融秩序,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该罪行的法律后果十分严重,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伪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的打击力度体现了国家对金融秩序的重视,维护了社会的经济稳定和公共利益的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八条 伪造、变造国库券或者国家发行的其他有价证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伪造、变造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修订):第二章 证券发行 第二十八条 证券公司承销证券,应当同发行人签订代销或者包销协议,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名称、住所及法定代表人姓名; (二)代销、包销证券的种类、数量、金额及发行价格; (三)代销、包销的期限及起止日期; (四)代销、包销的付款方式及日期; (五)代销、包销的费用和结算办法; (六)违约责任; (七)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2019修订):第二章 证券发行 第九条 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注册。未经依法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具体范围、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 (一)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 (二)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累计超过二百人,但依法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人数不计算在内;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 非公开发行证券,不得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