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慈善捐赠扣除限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释义 |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张某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中扣除公益性捐赠的部分,限额为4050元。超过限额部分不得扣除。根据相关政策,个人向非营利机构的公益捐赠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所以,张某本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357.50元。 法律分析 张某本月向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进行了6000元的公益性捐赠,同时张某本月工资为20000元,其中个人负担并缴纳符合税法扣除标准的“三险一金”3000元。本月张某应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同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捐赠后申请退还已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4]865号)规定,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和立法精神,允许个人在税前扣除的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其捐赠资金应属于其纳税申报期当期的应纳税所得;当期扣除不完的捐赠余额,不得转到其他应税所得项目以及以后纳税申报期的应纳税所得中继续扣除,也不允许将当期捐赠在属于以前纳税申报期的应纳税所得中追溯扣除。 张某本月可以税前扣除的公益性捐赠的限额为(20000-3000-3500)×30%=4050(元),小于张某本月公益性捐赠金额,因此张某可以在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公益性捐赠金额为4050元。张某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为(20000-3000-4050-3500)×25%-1005=1357.50(元)。张某超出4050元限额的1950元公益性捐赠支出将无法在税前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中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9号)规定,对个人向慈善机构、基金会等非营利机构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慈善机构、基金会等非营利机构,是指依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设立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组织。该政策适用于在辽宁全省以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规定确定的试点地区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另外,我国个人所得税相关政策规定,对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红十字事业、公益性青少年活动场所、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等方面的捐赠,在缴纳个人所得税前也准予全额扣除。 结语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张某本月向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进行的公益性捐赠可以在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根据张某本月的工资收入和个人负担并缴纳的三险一金,他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公益性捐赠金额为4050元。根据计算,张某本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为1357.50元。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个人向非营利性机构进行的公益性捐赠,也可以在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六章 慈善财产 第六十条 慈善组织应当积极开展慈善活动,充分、高效运用慈善财产,并遵循管理费用最必要原则,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或者前三年收入平均数额的百分之七十;年度管理费用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特殊情况下,年度管理费用难以符合前述规定的,应当报告其登记的民政部门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 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以外的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标准,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税务等部门依照前款规定的原则制定。 捐赠协议对单项捐赠财产的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用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二章 慈善组织 第十条 设立慈善组织,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准予登记并向社会公告;不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并书面说明理由。 本法公布前已经设立的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非营利性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认定为慈善组织,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符合慈善组织条件的,予以认定并向社会公告;不符合慈善组织条件的,不予认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登记或者认定期限的,报经国务院民政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六十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法自1999年9月1日起施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