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立案后会有什么影响? |
释义 | 本文讲述了立案侦查、报案后立案侦查、立案后撤案以及立案后程序的相关内容。在立案侦查后,警方需要进行侦查,如果发现没有犯罪事实或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则应当撤案。在立案后撤案的情况下,警方需要进行国家赔偿,并向被告人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立案后的下一步是侦查,这是刑事诉讼的第二个阶段。 法律分析 如果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就意味着涉嫌刑事犯罪,且证据确实的将追究刑事责任。然而,仅凭立案并不能证明被调查者有罪,也不能完全确定其有罪。因此,被调查者仍有可能被免除刑事责任。 2、报案后,立案侦查。 警方发现有犯罪的重大嫌疑时,应当立案侦查。 3、立案侦查后,又撤案了。 警方通过侦查,发现没有犯罪事实,或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当撤案。 4、上述情况,在司法实践中是很正常的,符合法律规定。对当事人也没有任何影响。但是,警方如果在此过程中,错误地实施了刑事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应当予以国家赔偿,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向被告人赔礼道歉,并为被告人恢复名誉。 一、立案后下个程序是什么 立案后的下一步就是侦查,刑事诉讼主要包括五个阶段: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 1、立案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犯罪人的自首等方面的材料进行审查,判明是否有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交付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 2、侦查指由特定的司法机关为收集、查明、证实犯罪和缉获犯罪人而依法采取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3、起诉有两种,包括公诉和自诉; 4、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控、辩双方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于依法向其提出诉讼请求的刑事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诉讼活动; 5、执行则指刑事执行机关为了实施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进行的活动,在我国,刑事执行的主体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 二、立案后撤诉律师费怎么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四川省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第十七条,委托人因律师的过错导致委托合同无法履行而要求终止委托关系的,律师事务所应根据律师过错责任大小退还已收或预收的全部或部分律师服务费。非因律师过错而委托人要求终止委托关系的或因委托人过错导致委托合同无法履行的,律师事务所要求终止合同,已收取的律师服务费不予退还;未预收费用或预收费用不符合律师实际工作量的,律师事务所可依照委托合同与委托人协商收取。 办案中途经双方同意解除合同终止委托关系的,由双方协商确定退费金额。 结语 在司法实践中,立案侦查、报案后立案侦查、撤案等环节都是刑事诉讼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当事人来说,了解这些环节有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警方在实施刑事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措施时,应当依法予以国家赔偿,并为被告人恢复名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14修正):第五章 政府采购合同 第四十六条 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应当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中标、成交通知书对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均具有法律效力。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采购人改变中标、成交结果的,或者中标、成交供应商放弃中标、成交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二章 受案范围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