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破坏耕地罪案件立案标准探究
释义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土地用途,导致基本农田5亩以上或其他耕地10亩以上的严重毁坏或污染。根据刑法规定,犯罪者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处罚。
    法律分析
    破坏耕地罪立案标准:(一)非法占用防护林地或者特种用途林地数量单种或者合计五亩以上的;(二)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的;(三)非法占用其他林地十亩以上的。
    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依照刑法的规定,以非法占用耕地罪定罪处罚:
    (一)非法占用耕地“数量较大”,是指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
    (二)非法占用耕地“造成耕地大量毁坏”,是指行为人非法占用耕地建窑、建坟、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非农业建设,造成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
    在刑法上,与破坏农田相关的罪名叫: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意思是: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造成基本农田5亩以上,或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10亩以上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毁坏的,将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拓展延伸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法律规定及执行情况分析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法律规定及执行情况分析》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破坏耕地罪案件的立案标准是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法律规定及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探究破坏耕地罪案件的立案标准。首先,将对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法律框架进行梳理,包括耕地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其次,将深入剖析耕地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包括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监管机制等。最后,将探讨破坏耕地罪案件立案标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措施。通过本文的分析,旨在为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完善和破坏耕地罪案件的立案提供参考和借鉴。
    结语
    保护耕地是维护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破坏耕地罪案件的立案标准明确规定了非法占用农用地的数量和造成的毁坏程度。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法律规定和执行情况,探究了破坏耕地罪案件的立案标准。同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完善我国耕地保护政策和加强对破坏耕地罪的打击力度。这对于确保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六十七条: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的;
    (二)非法占用防护林地或者特种用途林地数量单种或者合计五亩以上的;
    (三)非法占用其他林地十亩以上的;
    (四)非法占用本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林地,其中一项数量达到相应规定的数量标准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且两项数量合计达到该项规定的数量标准的;
    (五)非法占用其他农用地数量较大的情形。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