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证明职务犯罪中的行贿行为?
释义
    法律分析:在职务犯罪中,行贿行为是其中的一种,通常表现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行贿行为。证明行贿行为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行贿人具有行贿的主观故意,即明知是行贿,仍然实施该行为;二是具有客观行贿事实,即确实给予了行贿对象财物或者其他利益。为了证明行贿行为,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如收取收据、银行转账记录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383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索取、收受财物或者其他不正当利益,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386条 行贿罪的量刑标准:贿赂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贿赂数额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38条 刑事诉讼中所需的证据,应当由当事人自证其实,由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鉴定机构、勘验、检查机关、证人证言、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等合法证据形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索贿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行贿罪的定罪量刑,应当依据贿赂数额、行贿人的主观恶性、行贿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行贿人在犯罪中的作用、行贿人的悔罪情节和其他情况,从轻、减轻或者加重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5: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