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保护法实施日期2021年1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一部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条款。涉及法律名称的确立、立法模式问题、立法的意义和重要性、立法现状以及立法依据、法律的适用范围、法律的适用例外及其规定方式、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关系、对政府机关与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不同规制方式及其效果、协调个人信息保护与促进信息自由流动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在特定行业的适用问题、关于敏感个人信息问题、法律的执行机构、行业自律机制、信息主体权利、跨境信息交流问题、刑事责任问题。对个人及行业有着很大的作用。2021年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表决通过,定于11月1日起施行。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个人信息: 1、取得个人的同意; 2、为订立、履行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所必需,或者按照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和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 3、为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法定义务所必需; 4、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者紧急情况下为保护自然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所必需; 5、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信息; 6、依照本法规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自行公开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综上所述,个人信息保护可以通过数据库安全的技术手段实现,核心数据加密存储,通过数据库防火墙实现批量数据防泄漏,也可以通过数据脱敏实现批量个人数据的匿名化,通过数字水印实现溯源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七十四条 本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