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企业破产虚报债务构成什么罪 |
释义 | 企业破产虚报债务可能构成虚假破产罪,对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可能处以刑罚和罚金。虚假破产罪的认定需考虑主观故意,区分一罪与数罪,以及与妨害清算罪的界限。这两种罪都属于对公司管理秩序的妨害犯罪,但虚假破产罪是妨害清算罪的附设罪。 法律分析 一、企业破产虚报债务构成什么罪 企业破产时虚构债权,意图逃避债务偿还,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有可能构成虚假破产罪。可能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虚假破产罪】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二、虚假破产罪认定 (1)虚假破产罪主观故意的认定 本罪的主观主面只能是出于故意,而且是直接故意。虚假破产罪是在一种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利用特定手段实施的欺诈行为,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明知其行为会导致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受到损害的,但仍采取隐瞒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等多种手段,积极转移和处分财产,造成资不抵债的假象,从而实施破产。 (2)注意区分一罪与数罪 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往往会实施多个行为将大量资金隐匿或转移,然后伪造有关会计文件和商业帐簿,掩盖资金的真实流向,通过不真实的会计资料等文件,制造企业资不抵债的假象,再申请破产。 (3)本罪与妨害清算罪的界限 本罪与妨害清算罪同属于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管理秩序犯罪,且本罪作为第162条之二附设于妨害清算罪之下。这表明两罪旨属于故意犯罪,而且在侵犯罪客体上具有一致性。 结语 企业破产虚报债务构成虚假破产罪,对债权人利益造成损害者可能面临刑罚和罚金。虚假破产罪的认定需考虑主观故意,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损害债权人利益却仍故意实施破产。在司法实践中,需注意区分一罪与数罪,行为人往往采取多种手段伪造文件以制造资不抵债的假象。本罪与妨害清算罪界限模糊,但均属于妨害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的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章 破产清算 第二节 变价和分配 第一百一十二条 变价出售破产财产应当通过拍卖进行。但是,债权人会议另有决议的除外。 破产企业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变价出售。企业变价出售时,可以将其中的无形资产和其他财产单独变价出售。 按照国家规定不能拍卖或者限制转让的财产,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四章 债务人财产 第三十五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而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