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中国聋人协会章程
释义
    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发展残疾人事业。代表聋人共同利益,反映聋人特殊需求,为聋人服务,维护聋人合法权益,促进聋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遵守宪法、法律、法规、政策及社会道德规范。
    一、哪些人员不能作证人
    (一)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但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可以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作证;聋人或盲人可以就其看到或听到的事实作证;年幼的人如果能辨别是非、正确表达,也可以作证人。
    (二)共同犯罪案件的同案被告人不能互为证人。
    (三)侦查、检察、审判人员不能在自己承办的案件中作证人。如果他们事先了解案情,应以证人身份作证,不应再承办该案件。
    (四)刑事被告人的辩护人、民事案件代理人也不能作本案的证人。
    二、开展残疾人文体活动,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首先,应当面向基层。在我国,绝大多数残疾人生活、工作在农村乡镇、城市街道、厂矿企业和机关学校这样一些基层单位。其次,应当融于社会公共文化生活。残疾人的文化生活是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当然也就有和社会公共文化生活相同的一面。所以,大众文化传播媒介有责任反映、宣传、关注残疾人的生活;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使社会的公共文化设施也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各种文化、艺术、体育、娱乐活动,都应该最大限度地吸收、接纳残疾人参加,为残疾人广泛参与提供并且创造机会。再次,有残疾人参加、为残疾人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应当适应各类残疾人的不同特点和需要。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各有不同的生活障碍,不同的障碍形成了弥补、克服障碍的不同需要。比如,盲人看不见,那些有声节目、有声读物、触摸文字就成了盲人的特殊需要;聋人听不见,可视形象、字幕和手语就必不可少。总之,只有适应各类残疾人的不同特点和需要,残疾人才能广泛地参与到各项社会公共文化生活中来。
    三、民法典是干什么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民法典》。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