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如果事实证据足以证明行为人因不知情而销售假药,根据罪刑法定原则,不得构成犯罪,不得受到刑事处罚。销售假药罪的主观要件是行为人的故意情节,即行为人知道自己销售假药以谋取利益。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会对行为人是否不知道销售假药作出司法推断,不能完全以行为人所说的结论为依据。判定为行为人应当知道的法定情形的,以销售假药罪处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一条 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