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允许担保合同变更的情况有哪一些
释义
    允许担保合同变更的情况如下:
    1.在订立合同时显示公平的。比如一方明显违反等价有偿的交易原则,利用交易优势,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接受不利于自己的交易条件。
    2.因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订立担保合同的。
    一、怎样判断离婚财产分割显失公平而无效
    明显不公平的定义是指一方利用自身优势或者对方经验不足,导致双方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规定如下:
    1、订立合同时,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不平等,利益严重失衡;
    2、合同一方有明显优势,或者另一方没有经验,缺乏判断力,或者仓促行事;
    3、获利者主观上存在恶意;
    4、受损方没有充分的自觉和真实的意愿;
    5、上述情形均可证明分割明显不公平。
    二、已履行完毕的合同是否可撤销
    合同履行完毕也可以撤销。合同履行完毕能撤销的情形有:
    1、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2、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可以认定为乘人之危。
    3、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
    三、常见保险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1、合同主体不合格。
    主体不合格是指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或保险代理人等资格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例如,投保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或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缔约行为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保险人不具备法定条件,不是依法设立的;保险代理人没有保险代理资格或没有保险代理权。如果保险合同是由上述主体缔结,则合同无效。
    2、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
    缔约过程中,如果当事人中的任何一方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方式致使对方作出违背自己意愿的意思表示,均构成缔约中的意思表示不真实。在这里,欺诈是指行为人不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虚假情况,诱使对主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如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明知不存在风险却谎称有风险,明知风险已经发生而谎称没有发生等等。胁迫是指一方当事人以给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人的人身、财产、名誉、荣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同自己订立保险合同的行为。要挟是确定可能实现的行为,而且足以使对方违背自己的意志与其订立保险合同。
    3、客体不合法。
    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没有保险利益,则其订立的保险合同无效。
    4、内容不合法。
    如果投保人投保的风险是非法的,如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均导致合同无效。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5: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