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毕业前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
释义 | 大专院校在校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或就业协议,接受用人单位管理并提供有报酬的劳动,构成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需符合主体资格,劳动者需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实习协议应明确合法条款、完备程序,并界定违约责任。毕业生取得毕业证后劳动合同生效,需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分析 没有毕业说明仍然属于学生,学生不具备相关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不能够签劳动合同,可以和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协议或者就业协议,一旦取得了毕业证,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开始缴纳社保。即将毕业的大专院校在校学生以就业为目的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且接受用人单位管理,按合同约定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在明知求职者系在校学生的情况下,仍与之订立劳动合同并向其发放劳动报酬的,该劳动合同合法有效,应当认定双方之间形成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需要如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实习协议是学生保护自我权益的有利武器,因此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明确的实习协议,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签订实习协议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1、查明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协议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格是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因此,实习生签协议之前,一定要先审查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 2、看清协议条款是否明确合法。实习协议的内容是整个实习协议的关键部分,实习生一定要认真核查双方权利义务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是否明确了岗位与薪酬等。 3、查看签订实习协议的程序是否完备。实习生和用人单位经协商一致,签协议时要注意完整地履行手续。其一,要签名并写清签字时间;其二,必须加盖单位公章并注明时间,不能用个人签字代替单位公章。 4、注意违约责任的界定是否明确。在协议内容中,应详细表述当事人双方的违约情形及违约后应负的责任,同时还应写明当事人违约后通过何种方式、途径来承担责任。这样才有利于当事人双方履行协议,也有利于防止纠纷的发生及纠纷的解决。 通常情况下应届大学毕业生都会到实习本门进行实习,鉴定一段时间的劳动合同,如果只是限于实习期间则劳动合同不生效,但一旦毕业生取得毕业证书则该劳动合同合法有效,认定双方之间形成劳动合同关系,此时我们如果是作为劳动者的话,是一定要及时的保护自己的权益的。 结语 在校学生没有毕业证时,不能签劳动合同,可与用人单位签实习协议。毕业后,用人单位必须按法律要求签劳动合同。实习协议对保护学生权益很重要,应注意用人单位的资格、协议条款的合法性和程序的完备性。劳动关系的建立需考虑主体资格、劳动规章制度适用和劳动是否为业务的组成部分。对于应届毕业生,实习期间的劳动合同不生效,但取得毕业证后,劳动合同生效,需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四条 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的; (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