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确定交通肇事逃逸的标准 |
释义 |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擅自逃离事故现场,推卸责任的行为。逃逸情形包括违规事故、酒驾毒驾、无证驾驶、安全问题、无牌无证驾驶、超载等。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以下情形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 2、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 3、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 4、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 5、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 6、严重超载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擅自逃离事故现场的。 7、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拓展延伸 交通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及处罚措施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未履行应尽的责任,擅自离开现场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属于违法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具体情节和造成的后果,肇事者可能面临罚款、行政拘留、吊销驾驶证等处罚措施。同时,交通肇事逃逸还可能构成犯罪行为,涉及到刑事责任,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罪名。为了维护交通秩序和保障公共安全,我们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如发生交通事故应及时停车、报警、救助伤者,并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建设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结语 交通肇事逃逸是严重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肇事者可能面临罚款、行政拘留、吊销驾驶证等处罚。同时,此行为还可能构成犯罪,涉及刑事责任。为维护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我们应遵守交通法规,如发生事故应及时停车、报警、救助伤者,并配合调查处理。共同努力,建设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