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件没有请律师,会安排法律援助吗 |
释义 | 没请律师不一定能法律援助,没钱请律师才有可能申请法律援助。首先需要判断案件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法律援助的范围,其次需要判断是否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 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四条,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一、法律援助的规定是什么 我国法律援助的专门法律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还有一些各省自行制订的法规,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时,要依据这些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 第一条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 第三条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四条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地方律师协会应当按照律师协会章程对依据本条例实施的法律援助工作予以协助。 第五条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 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二、法律援助审查、决定时限 法律援助处应当在收到法律援助工作站或律师报送和转交的申请法律援助材料后起3个工作日内,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和范围的申请进行审查,并将是否提供法律援助的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对提供材料不符合要求的申请,作出暂不受理的决定,同时告知申请人在补正材料后重新申请。 三、法律援助的途径有哪些? 1、法院指定 法院指定主要是指在刑事案件中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公诉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为其指定辩护人。 (2)被告人为盲、聋、哑和未成年人的,如果没有指定辩护人,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律师;其他残疾人和老年人为被告而因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律师的,法院可以为其指定辩护律师。 (3)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律师。 (4)法院认为案情重大,需要进行辩护的,法院也应当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 2、向法律援助机构或司法行政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向法律援助机构或者司法行政机构申请法律援助,必须由单位或居民委、乡村出具特别困难的书面证明,如果申请事由合理,受理机构应当在收到当事人书面申请的20天之内予以答复。当事人如果对不予援助的决定有异议,可以要求重新审议一次。如果法律援助机构同意提供法律援助,当事人、法律援助机构、承担法律援助的律师三方需要签订法律援助协议书,以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有上述可以得知,需求法律援助的途径有2个,既可以由法院指定,也可以自己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