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残疾人教育要按什么要求实施 |
释义 | 我国法律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各级政府应当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加强领导。根据残疾人的特性,采取两种教育方式:一是普通教育方式。对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二是特殊教育方式。对不具备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此外,还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性和特殊需要实施教育。 一、残疾人补助申请流程 1.个人提出申请; 2.社区居委会签署意见并盖章,报街道办残联审核; 3.街道办残联对填报资料进行审核,签署意见盖章,报区残联; 4.区残联审核情况,核定补助金额,报区民政局审批; 5.区民政局审核材料后批准; 6.区残联根据审核结果下拨款项,由各街道办残联发放困难救济补助金。 二、发展残疾人教育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 1、一是要充分发挥普通教育机构在实施残疾人教育中的作用,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地适当兴建一些特殊教育机构; 2、二是要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特殊教育方式对其实施教育。 三、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奖励: (一)在残疾人教育教学、教学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 (二)为残疾人就学提供帮助,表现突出的; (三)研究、生产残疾人教育专用仪器、设备、教具和学具,在提高残疾人教育质量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 (四)在残疾人学校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的; (五)为残疾人教育事业做出其他重大贡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 第二条 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禁止任何基于残疾的教育歧视。残疾人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并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性和需要,全面提高其素质,为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