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解释失信被执行人的含义
释义
    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被执行人,若具备一定条件,将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接受信用惩戒。各级人民法院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向社会公布。
    法律分析
    被执行人一般是指在法定的上诉期满后,或终审判决作出后,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当事人。
    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四)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
    (五)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
    拓展延伸
    失信被执行人制度的法律规定和应用解析
    失信被执行人制度是指对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法院判决、裁定等行为,未履行相应义务而被执行人列入失信名单,限制其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权益,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其履行义务的制度。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失信被执行人将面临限制购买高消费品、限制乘坐高铁飞机等措施,同时公开曝光,对其信用记录造成严重影响。该制度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履行义务,减少违法违约行为。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权衡公平与合理性,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同时也要保护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失信被执行人制度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履行义务,减少违法违约行为而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的义务,且具备一定情形,将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面临一系列限制和信用惩戒措施。该制度的目标是保护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需要平衡公平与合理性,确保执行过程的公正性和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失信被执行人制度的有效执行,我们将共同营造一个诚信守法的社会环境。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3 9:53:09